第三奥古斯塔军团 |
---|
125年罗马帝国形势图 |
|
存在時期 |
公元前43年至4世纪后期 |
---|
國家或地區 |
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|
---|
種類 |
罗马军团 |
---|
功能 |
步兵突击 |
---|
規模 |
5000人-6000人 |
---|
駐軍/總部 |
拉百瑟斯 (128年至4世纪初期) |
---|
指挥官 |
---|
著名指揮官 |
马克西米努斯·色雷克斯等 |
---|
第三奥古斯塔军团(英语:Legio III Augusta)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。由 盖乌斯·维比乌斯·潘撒·凯特洛尼亚努斯 等人于 公元前 43年成立。在公元前30年的内战中,该军团支持 屋大维 将军,反对马克·安东尼。之后屋大维掌握了罗马帝国,该军团得以重组。
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晚期,第三奥古斯塔军团参与了相关战争并入驻北非,促进了北非地区的 城镇化 。该军团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。常见的设施包括 渡槽 、防御工事、道路和圆形露天剧场。总体上说,军团更注重建筑的纪念意义,而非“纯粹的建造”本身。第三奥古斯都军团在北非驻守罗马帝国边界的三百多年来,没有采取暴力的扩张手段和粗糙的城镇化进程,而是通过同化吸收当地文化,促进了军民交流,为罗马帝国的边界治理提供了新模式。
注释
- ^ Adkins,Lesley Adkins,Roy A.(1998).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.Oxford University Press,USA. ISBN 9780195123326.
- ^ Yann Le Bohec, The Imperial Roman Army (New York: Hippocrene, 1994), Print.
- ^ Ramsay MacMullen, “Roman Imperial Building in the Provinces,” Harvard Studies in Classical Philology 64 (1959): 216.
- ^ MacMullen (1959), p. 216
扩展阅读
 |
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: 第三奥古斯塔军团 |
罗马军团 |
---|
| Ⅰ |
- 第一辅助军团
- 第一亚美尼亚军团
- 第一日耳曼尼亚军团
- 第一约维安军团
- 第一伊苏里亚军团
- 第一意大利军团
- 第一马克尔军团
- 第一马克西米安军团
- 第一米涅尔瓦军团
- 第一帕提亚军团
| |
---|
| Ⅱ |
- 第二辅助军团
- 第二亚美尼亚军团
- 第二奥古斯塔军团
- 第二稳固弗拉维乌斯军团
- 第二高尚弗拉维乌斯军团
- 第二高卢军团
- 第二赫丘利军团
- 第二伊苏里亚军团
- 第二意大利军团
- 第二帕提亚军团
- 第二图拉真军团
|
---|
| Ⅲ |
- 第三奥古斯塔军团
- 第三昔兰尼加军团
- 第三戴克里先军团
- 第三高卢军团
- 第三伊苏里亚军团
- 第三意大利军团
- 第三帕提亚军团
|
---|
| Ⅳ |
- 第四幸运者弗拉维乌斯军团
- 第四意大利军团
- 第四马其顿军团
- 第四西徐亚军团
|
---|
| Ⅴ-Ⅹ |
- 第五云雀军团
- 第五约维安军团
- 第五马其顿军团
- 第五帕提亚军团
- 第六装甲军团
- 第六赫丘利军团
- 第六西班牙军团
- 第六凯旋军团
- 第七克劳狄军团
- 第七合组军团
- 第八奥古斯塔军团
- 第九西班牙軍團
-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
- 第十海峡军团
- 第十合组军团
|
---|
| Ⅺ-XXX |
- 第十一克劳狄军团
- 第十二雷电军团
- 第十三合组军团
- 第十四合组军团
- 第十五阿波罗军团
- 第十五初创军团
- 第十六忠实弗拉维乌斯军团
- 第十六高卢军团
- 第十七军团
- 第十八军团
- 第十九军团
- 第二十英勇凯旋军团
- 第二十一饕餮军团
- 第二十二德尤塔卢斯军团
- 第二十二初创军团
- 第三十乌尔皮乌斯军团
|
---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