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纬器( 梭子 )

梭织(英语:Weaving)指将纱线经纬交错织成 布料 的方法。(台灣則稱平織布平行織品)

织物(英语:Woven fabric),指通過经线与纬线交错织成的材料,如絲綢等,又合稱為。在某些场合下,“梭织品”甚至包括了用梭织制作的其他产品,比如 窗帘 、抹布毛巾等等。

梭织一般要经过开口、投梭、打纬三道操作工序。

一侧,横向穿过以开口的经纱层到达布边的另一侧,完成引纬运动. 有梭织机使用梭子作为引纬部件,它在打梭机构的作用下,沿织机横向做往复运动,将纬纱引入梭口.而无梭织机利用往复运动和杆件(如:剑杆)、喷射的气流或水流等方法将纬纱引入梭口.

此外,如果织造要连续进行,还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辅助步骤,即:送经和卷取。

经纱是由沿织物长度方向平行排列的多根纱组成的,通过经轴引出,通过经纱的交错开口运动,引入纬纱,交织成织物。经纱的数量(根数的多少)决定了织物的幅宽。纬纱是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,它交织于经纱之中,形成织物。经纱交错开口时,通过引纬机构将纬纱横穿在经纱的开口处。纬纱的穿入称为“引纬”,可以通过有梭引纬(使用梭子)和无梭引纬(利用气流、水流、片梭、剑杆等)将纬纱横穿于整幅布面,并利用打纬装置使其排列紧密。

匹长表示一坯布的长度,是确定整经长度的重要参考指标。通常是以若干倍的匹长作为参考值进行整经工艺设计的。匹长是以米为单位的织造时设定的每匹布的长度为公称匹长。通常每匹布的公称长度为 27~40 米。厚织物以 2~3联匹为一段,中厚织物以 3~4联匹为一段,薄织物以 4~6联匹为一段。

织物品种表示,通常是按照经纱和纬纱的细度、经向和纬向密度、幅宽、名称的顺序,即:

经纱细度×纬纱细度 经密×纬密 幅宽 名称

如:6tex×2×10tex 472根/10cm×393.5根/10cm 140.9cm 细平布 含义:经纱为 6tex双股线,纬纱为 10tex单纱,经纱密度为 472根/10cm,纬纱密度 393.5根/10cm,幅宽为 140.9cm的细平布

织物的组织结构:


本文使用维基百科文章梭织中的材料,它是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-Alike License 3.0下发布的。